首页 商学院商业故事正文

Android 手机十年

转载 商业故事 2018-10-03 14:58:05 1842 0

190154x6usggzis1dd13cc.jpg

混沌初开


2007 年 1 月 9 日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向世界展示了初代 iPhone,3.5 英寸的电容屏、多点触控的交互方式在按键式手机大行其道的年代无疑显得离经叛道,虽然苹果在当年的手机厂商中还属于初出茅庐,不过这部手机的诞生仍然震撼了科技界,并影响了一大批智能手机的先行者。


这其中就包括安迪·鲁宾和他的 Android 团队。2003 年 10 月成立的 Android 公司起初的方向是为数码相机开发操作系统,不过很快就转向研发手机操作系统,只是 2004 年到 2005 年的初创期,公司在吸引投资方面困难重重,也还没有开发出足够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公司处境窘迫。

4b.jpeg


▲ 安迪·鲁宾


转机出现在 2005 年 7 月,当时已是互联网巨头的 Google 以 50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Android,将其作为未来布局移动领域的秘密棋子,尽管现在看来这笔投资简直是捡了大便宜,不过对于当时处境困难的 Android 来说,没有 Google 在资金、技术条件和市场号召力方面的多重扶持,或许也成不了后来的大业。

1010.jpg


很快,由安迪·鲁宾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驱动的移动操作系统,这便是 Android 操作系统。早期搭载 Android 系统的 Sooner 原型机(Google 与 HTC 合作开发的测试机型)其实并没有摆脱传统按键式手机的格局,在硬件设计和软件交互上其实更接近于经典的黑莓手机。据说在 iPhone 发布后,Android 团队更改了其操作系统的交互方式设计,大幅提升了触控交互的权重和优先级,触摸屏与实体按键的结合也成为早期 Android 手机的范式。

14.jpg


▲ Sooner 原型机


有了操作系统还不够,如何通过硬件终端将其推向市场才是关键。当时有传闻称 Google 会自己推出硬件设备,不过相比习惯掌控一切、自成门派的苹果,Google 的做法是于 2007 年 11 月主导成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HTC、摩托罗拉、三星、LG 是首批入伙的手机厂商。当然这个联盟里远不止有手机厂商,高通、德仪、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厂商,T-Mobile、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以及大批软件开发商均为其创始成员。

open_handset_alliance.png


这些来自行业各领域的大厂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初生的 Android 手机从研制到推广等各个层面的前进打下了基础,同时这种通过系统开源、合作开放「打群架」的方式也是后来智能手机全面兴起后 Android 能够迅速吞噬市场的主要原因。

Android 开发早期与 Google 关系最为密切的无疑是 HTC,至于为什么是此前名气并不十分突出的 HTC,时任 HTC CEO 的周永明与安迪·鲁宾的深厚私交或许是重要原因。

409.jpg


▲ HTC Dream


万事俱备后,搭载 Android 1.0 系统的首款量产机 HTC Dream/T-Mobile G1(G1 为美国运营商 T-Mobile 的定制型号)于 2008 年 10 月发售,它配备了一块 3.2 英寸的 TFT 触控屏,同时也保留了侧滑式的实体键盘(最初只支持实体键盘输入,Android 1.5 以后才加入虚拟键盘),系统内置了 Google 搜索、Google 地图、Android Market(即后来的 Google Play)、YouTube 等应用,尽管现在看起来 G1 及其系统略显简陋,运行起来也不如同期的 iPhone 流畅,但毕竟已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建立了 Android 手机的基本雏形。

稳步前进


随后在 2009 年初的 MWC 大会上,HTC 发布了旗下第二部 Android 手机——HTC Magic——又名 G2,仍然是 3.2 英寸的触控屏,G1 的实体键盘则已然消失,不过下巴上密集的按键——包括搜索、返回、主页、菜单、轨迹球、接听、挂断键,还是揭示了 Android 手机仍在对基础的交互方式进行探索。

71e.jpg


▲ HTC Magic


Android 1.5 也被率先搭载于 G2 上,代号纸杯蛋糕,此后每年 Google 都会为用户带来一款全新的「甜点」。新系统开始支持屏幕自动旋转,同时首次加入了对虚拟键盘的支持,这预示着未来 Android 手机将很快抛弃实体键盘,拥抱全触控屏。

当年 6 月的 HTC Hero(G3)外观设计更为成熟和时尚了,约 15°弯折的下巴设计也成为了老「肠粉」们记忆中的经典;该机仍然搭载 Android 1.5 系统,不过一个重大的变化在其上显现——HTC 的 Sense UI 首次亮相,这是手机厂商第一次对 Android 的用户界面进行大幅的定制化修改,其后,各家手机厂商开发定制化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渐成风潮,在体现 Android 开放生态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定制 UI 与原生系统之争、碎片化等争议性问题。

616.jpg


▲ HTC Hero


HTC Hero 上另一个重大变化则是加入了对多点触控的支持,双指缩放等此前在 iPhone 上才能看到的基础操作得以实现,这甚至比 Android 原生系统(迟至 Android 2.0)对多点触控的支持还要更早。

在全触控的趋势尚未全面成为现实之前,有一款带实体键盘的产品仍然获得热捧,这就是摩托罗拉的经典机型 Droid,又名“里程碑”,它配备了标志性的侧滑式实体键盘,而前面板上像 HTC G1/G2 那样凌乱的实体按键布局被精简成返回、菜单、主页、搜索四个并列的不可按压式按键;屏幕达到了 3.7 英寸、854 × 480 分辨率的规格,也因此其首次搭载的 Android 2.0 不得不对界面进行重新设计,并重绘了一套图标,新系统还加入了滑动解锁功能,GPS 导航也作为一大杀手级功能加入其中。

942697-6053586a2978851c.jpg


▲ 摩托罗拉 Droid


Droid 的销量亦是里程碑式的,74 天内在美国市场售出 105 万台,一举打破此前 iPhone 创下的 100 万台最快销售纪录。

除了将系统开源授权各大手机厂商使用,Google 也开始尝试与厂商合作,直接设计研发搭载最新 Android 原生系统的手机产品,这便是 Nexus 系列,也被坊间称作「谷歌亲儿子」。第一代 Nexus 仍由与 Google 关系紧密的 HTC 代工,搭载 Android 2.0 系统。似乎从第一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 Pixel 系列,这一系列的销量总是远不如 OEM 厂商的自研产品给力,虽然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历年的 Android 标杆机型。

460.jpg


▲ Nexus One


就这样,面世 2 年的 Android 及其手机阵营以稳健的步伐前进着,逐渐蚕食着诺基亚「老牌帝国主义」以及所有功能机品类的市场,与苹果一起推动着智能手机革命的发生。只是,在新秩序彻底取代旧秩序之前,还需打响震撼世界的一炮,而这件事,仍是更具市场号召力的苹果做到了。

全面跃进


2010 年 6 月发布的 iPhone 4 无疑是苹果乃至智能手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实从基础的交互逻辑上看,它并没有比前几代变化太多,不过双面玻璃 + 不锈钢中框的精致外观、视网膜级别的屏幕、效能一流的 A4 处理器以及 30 万 + 500 万前后置摄像头组合,使其成为当时智能手机中进化得最为完善的产品,本身大受欢迎的同时更加速了功能机向智能机更迭的历史性转折。

iph4-8gb-cs-bk-r01__1.jpg


如果说苹果是推动这场智能手机变革的领军者,那么规模庞大、产品价位覆盖更广的 Android 联盟则是这场变革的主力军,换句话说,Android 阵营一定程度上吃了 iPhone 所带来的变革红利。2010 年到 2011 年,HTC、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LG 等厂商的 Android 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不少令粉丝们怀念的经典机型正是在这段时间内诞生的。

37.jpg


▲ HTC Desire HD


46.jpg


▲ 摩托罗拉 ME525,当时颇受欢迎的三防机型


79_.jpg


▲ 索尼爱立信 Xperia LT18i


其中,三星的表现可谓是后来居上。虽然三星是 Google 主导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的创始成员,也曾陆续推出了 i5700 等 Android 机型,但表现不温不火,远不如 HTC 和摩托罗拉。

直到 2010 年 4 月,i9000 也就是 Galaxy S 初代的出现,三星才有了能与其它厂商抗衡的高端机型。这款机器运行 Android 2.1 系统,配备了一块 4 英寸、分辨率 800 × 480 的全触控屏,搭载三星自研 S5PC110“蜂鸟”处理器,512MB 运存,后置 500 万像素 + 前置 30 万像素摄像头。尽管相比其它个性鲜明的 Android 手机,初代 Galaxy S 在外观上明显有模仿 iPhone 的痕迹,但不妨碍其依靠强大的配置获得市场的青睐,上市 4 个月便收获 500 万销量。

galaxy-s-i9000.jpg


▲ 三星 Galaxy S


但三星真正的跃进是在 2011 年,年中上市的 Galaxy S2 是首批搭载双核处理器(自研 Exynos 4210)的手机,配合 1GB RAM 性能在当时十分出众,8.49mm 的轻薄机身、800 万像素后置相机、4.3 英寸的大屏幕都使得其相比前代提升明显,更具高端旗舰机的格局和魅力。该机上市 55 天销量已破 300 万,不到 6 个月销量更是破 2000 万,成为当时 Android 阵营与 iPhone 抗衡的当家花旦,Galaxy S 系列也正是在这代彻底打响了名声,成为此后多年三星雷打不动的旗舰产品线。

4o.jpg


2011 年 9 月上市的 Galaxy Note 则剑走偏锋,5.3 英寸的“巨屏”开了大屏手机之先河,标志性的 S Pen 手写笔也带来了更多交互和创作的可能性,五个月内 500 万台的销量虽然不如 Galaxy S2 火爆,但已然证明了市场对大屏手机的认可。

借着以上的出色表现,三星在 2011 年第三季度拿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冠军,并在此后一直占据这一宝座。

此前作为 Android 领军者的 HTC 则一方面因为高端机型相比三星欠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 2011 年因陷入与苹果的专利纠纷,在美国市场被禁售,开始显现颓势。

不断进化


2010 与 2011 年这两年的全面跃进令 Android 迅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份额最大的一个,曾经的王者诺基亚则因为死守塞班系统以及过早放弃相当有竞争潜力的 MeeGo 系统,而在生态日趋完善、触控操作体验更佳的 iOS 和 Android 系手机面前几无招架之力,迅速衰败,并于 2013 年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微软虽然在 Windows Mobile 式微后转而开发 WP 操作系统入局智能手机,但终因生态的缺陷不敌其它两大阵营。可以说除了苹果,在智能手机革新浪潮中未能及时拥抱 Android 的都以失败告终。

rs.jpg


手机市场也最终变成了 Android 阵营与苹果 iOS 阵营的天下,但 Android 并未因此停下自己进化的脚步,而是日臻完善。

比如早年的 Android 手机由于系统层面 Dalvik 虚拟机的性能问题等因素,一直被吐槽流畅度不佳,并且长时间使用后系统会越来越卡顿,手机厂商也只能通过暴力地堆硬件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于是手机处理器的“核战”一时兴盛,从双核一路飙升至八核甚至十核,运行内存也从 1GB 一直涨到 4GB、6GB 以上。

Android 4.4 及 5.0 以后,Google 启用了 ART 虚拟机,全面优化了应用运行速度以及内存分配和回收机制,再加上对 64 位处理器的支持,终于有效缓解了这一情况。

又比如很长一段时间内,原生 Android 都被吐槽系统界面丑陋,略有种工程机的味道,Android 5.0 开始 Google 也通过 Material Design 的平面化设计风格大幅调整,带来更好的视觉交互体验。

google_material-design.jpg


materialdesign-goals-landingimage_large_xhdpi.png


另一个被讨论最多的话题则是碎片化,这也是 Android 系统开放局面导致的负面后果。直接的体现便是在最新系统的更新升级方面步调混乱,适配情况参差不齐,以至于最新的 Android 系统往往难以获得迅速推广普及,各种各样的深度定制 UI 也令原生 Andrid 的升级特性越来越难以被感知,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虽然 Google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缓解这一问题,但似乎成效不彰。

当然,碎片化的另一面则是 Android 手机的百花齐放,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上面添加各种功能,在产品上试验各种新奇的 idea 和新技术,近年来不少手机技术革新比如双摄、快充、曲面屏、全面屏等正是在百花齐放的 Android 平台上率先出现的。

中国势力


在 Android 全面兴起之前,一些国产山寨机也曾席卷全球手机市场一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借着 Android 开源的东风,一大批国产手机厂商开始起势。

早期是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搭载 Android 系统的运营商定制机为主,这些机型在外观设计、做工、配置等方面多与当时国际上呼风唤雨的明星机型相去甚远,当然价格较为亲民,因此一定程度上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

2011 年 8 月在北京 798 艺术区发布的小米手机则代表了另一种全新的势力,高通 MSM 8260 双核处理器、1GB RAM、800 万像素后置相机,与这些旗舰级参数相匹配的却是 1999 元的高性价比,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热捧,以及可以想见的无休止的抢购、缺货。

144.jpg


大概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国产手机厂商逐渐有了打造明星机型、明星品牌的意识,华为于次年推出了旗舰机型 P1,7.69 毫米的超薄机身设计一时令人侧目;比小米更早做智能手机的魅族继 M9 之后又打造出了 MX 系列。

由于 Google 的缺位,国内的 Android 生态相对而言更是杂草丛生般的混乱,比如缺乏 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这样的核心应用分发渠道,比如国内应用在权限管理上不守规范等。这种混乱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定制 UI,它们大幅修改 Android 系统界面和系统功能,以 MIUI、Flyme 为代表的国产深度定制 Android 系统于是在个性化、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3 年,小米在千元机市场推出了杀手级的红米系列手机,借着这一机型的走量小米于次年登上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互联网模式的成功令众多国内友商眼红,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华为有荣耀,中兴推出了努比亚,金立推出 IUNI,一加则是 OPPO 内部团队出走创业的产物,还有锤子、乐视等后来者纷纷加入,一时间好不热闹,而他们无一例外,搭载的都是 Android 为底层的系统。

在国内激烈竞争环境的锤炼下,国产手机厂商渐渐以性价比为基础,加上本地化定制越来越深入的系统和功能,在国内将曾经风光的 HTC、摩托罗拉、索尼、LG 等大厂一一斩落马下,占据了国内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占领了三星、苹果之外最多的市场份额。

70.png


▲ IDC 最新的国内手机市场出货报告,可见国内厂商已完全统治了市场


可以说,国产手机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这些年来一分分的耕耘,Android 的开放生态功不可没。

尾巴


从第一部 Android 手机发布距今已历十年,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个人计算设备,Android 平台设备则成为了其中绝对的中流砥柱,如 IDC 数据显示的,2017 年出货的智能手机中,Android 手机占据了 85.1%。

60.jpg


Android 的开放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智能手机带来的乐趣和移动互联网的便捷,而主要由 Android 所支撑起来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更是在这十年中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互联网产业,以及无数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不知道下一个十年 Android 有没有可能被其它的新势力所取代,但它所改变的这十年已足够精彩。


安卓商业手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闪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84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